第一頁 第二頁 第三頁 |
 |
捏麵人 |
使用煮熟的麵糰加上各種食用色素,憑一雙巧手捏出千奇百怪的人物,孫悟空、豬八戒、牛魔王,最後都進到我的五臟腑,好玩又好吃。(另稱江米人兒,現在已改用可久置但不能食用的塑土製作捏麵人。) |
 |
翻版 |
紙板怎麼一直往下掉,但都掉不完,而且顏色怎樣一直改變?這是中國老祖宗的智慧,運用「同構原理」所發明的神奇玩具。 |
 |
布娃娃 |
從前孩子身上穿的衣服,許多是媽媽一針一線手工縫製,做好衣服後,媽媽用做衣服剩下的布料,再做個布娃娃給小朋友玩,讓小朋友模仿照顧小娃娃的事情,許多布娃娃也成了孩子最好的朋友。 |
 |
風笛 |
歐洲在文字發明以前約一萬二千多年前就已發明風笛(bull-roarer,有學者譯為「吼板」)運用細線一端綁住一梭形木(或竹)片,一端綁住棒子一端,手握住棒子一端快速在頭上方迴圈揮動,就會發出巨響,目前台灣原住民的小朋友還在玩風笛呢! |
 |
扯鈴 |
兩根棒子一根繩,鈴子就在空中飛,
旋轉爬繩不夠看,跳躍接鈴才精采。 |
 |
搖鼓(波浪鼓) |
手拿搖鼓搖一搖,咚!咚!咚!好好聽,小孩哭鬧不用煩,拿支搖鼓笑聲來。 |
 |
咯咯車 |
從前塑膠不普遍前,許多食物皆密封在鐵罐中,有人就發揮創意,運用鐵絲穿過圓桂形鐵罐的蓋子及底部,這樣就可推著走動,並會發出叮咚叮咚的聲音(也有用媽媽縫衣後留下的木製線軸)。 |
 |
補甕 |
看誰的土甕打在地上形成大洞,可請對手用黏土補起這大洞,越玩對手的黏土愈少,直至將對手的黏土全部贏過來。 |
 |
踩高蹺 |
我就是要比您高,用竹竿、木棒甚至鐵罐放在腳底墊高,用手使墊高物保持在腳底,我就可以高高在上自由走動了。 |
 |
竹蜻蜓 |
自由自在飛翔在空中,是許多小孩心中的夢想,臺灣的小孩運用竹片兩邊不同的傾斜角,旋轉後產生科學家白努力先生口中所說的壓差浮力,使竹片飛翔於空中,這可比現代的直升機還久遠呢! |
第一頁 第二頁 第三頁 |